碗托

返回上一页

碗托,又名“碗秃子”“灌肠”,是山西的又一风味小吃。分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,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。食时或以刀切,或以挠爪,切成条状,浇上蒜醋调味,或冷食,或油炒热吃,利滑爽口、味美异常。在晋西北保德、河曲、偏关及代县街头,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。晋中平遥、榆次、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,俗叫“炒灌肠”。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称:碗托

别称:碗秃子

主要原料:荞麦

主要食用功效:疏通肠胃,清燥热,抻便

外形:晶莹光亮,粉白微青,质地精细

简介

荞麦所制荞面碗托,观之晶莹光亮,粉白微青,质地精细,柔软,光滑,细嫩,清香利口,风味独特,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。碗托也是陕西省榆林市的一种特产小吃,尤其以绥德碗托颇负盛名,为大家青睐!一般人所说的碗托“具有消暑解渴的作用”实在是一种误解,因为碗托是咸的,和凉粉有点类似,但根本不同,非常可口!

材料

碗托主要材料是荞麦,荞麦去皮成为糁子,将糁子前一日用水泡软,上拳头揣成糊状,筛虑后舀入碗内上笼蒸,篜中途用筷子搅拌一次,蒸熟即成碗托。置阴凉处冷却后,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辣椒面、蒜泥、香油等配成蘸汤浇入即可食。

特点

软光筋滑,清香利口。此种碗托是岚县、苛岚县、五寨县等地的做法,做工精细,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,碗托制成后,白中透亮,近似半透明状,异常筋滑。

历史

碗托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时,品尝这种食品后,赞不绝口。当场赐予重赏。于是,碗名声大振,成为一种地方名吃。

文化

主观臆测,忽略了“馎饦”的特点

馎饦,以民间小食的形式流传于世,至少也有一、两千年的历史。孔仲南引据南朝古书《玉篇》在《广东俗语考》一书中说:南方称做“薄撑”的面食,正是北方称做“馎饦”的面食。 《玉篇》我没看过,只知道可能象是一本古代楷书字典。据说该书的编撰是在“微言既绝,大旨亦乖,故五典三坏竞开巽义,六书八体今古殊形。或字各而训同,或文均而释巽,百家所谈差互不少。字书卷轴舛错尤多,难用寻求,易生疑惑”的情况下进行的。其目的是为了“总会众篇,校储君籍,以成一家之制”。

不过,此书“总会”应有益处,但在“校储”方面可有纰漏。如《广东俗语考》中所说在南方广东一带称做“薄撑”的面食,在北方晋、陕、豫一带却称做“锅馈(也称锅魁)”——一种酷似干烧饼类的面食。而“薄撑”与“馎饦”根本就挨不上边儿,怎么能称做“馎饦”呢?真是不可思议! 有人说,宋代流行 “冬(至)馄饨,年(节)馎饦”的谚语。并且用它来指证馄炖、馎饦都是古代的一种面食,馄炖就是饺子,馎饦就是水引、面皮,并且肯定形状、味道都完全一样。 如今北方同样也流行 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谚语。是否为前一句谚语的佐证? 其实不然。唐代以前,馄饨与水饺是一个东西,并无区别。

唐代以后,就清楚地区分开馄饨与水饺的称呼。特别是在南方,馄饨得到发扬光大,有了独立的风格。馄饨皮为正方形或等腰梯形;馄饨皮较薄,煮熟后有透明感;煮馄饨费时较短;馄饨重汤料,而水饺重蘸料;食用馄饨时是边吃边喝,吃喝同时进行,与饺子的吃法大不一样(形状、大小、做工、配料都不一样)。人所共知,馄炖是馄炖,饺子是饺子,馄炖和饺子不一样。馄炖和饺子是同宗,但不是同种。 再说馎饦就是馎饦,既不同于古代的水引、索饼,也不同于现代的面条、面皮、揪片。馎饦是古代汤饼类、现代面食类的一个独特品种。馎饦从现世的那天起就叫“馎饦”,自成一体,有别与其它面食,根本不存在谁演变成谁的问题,只是在近一、二十年才派生出一个“馎饦”的同门兄弟——“疙瘩汤”。

馎饦制作的最大特点是:在制做过程中,双手不沾面,手不直接接触面粉,完全用筷子操作,做成后的馎饦不是片状也不是条形,形状和蒲松龄笔下的“土鳖虫”极其相似。 虽然说馎饦在史书典藉中记载甚少,但“馎饦”在敦煌文献中却频频出现(称做馎饦、饽饦、没饦、浮饦等)。敦煌文献中有“调停一蠖馎饦,一勺先入口中”的描述,形象生动、恰如其分。 蠖(念huò),形似卑躬屈身,“调停一蠖”描述出馎饦的大致做法、形状;“一勺先入口中”描述出食用馎饦时用的最佳餐具(勺)和形态——“一勺一口”。

据此断定,敦煌文献中的馎饦决不是一个类的概念,更不是今天的饺子、面片、面条一类的面食,它应该与当地的百姓生活息息相关。事实上,敦煌文献中记载的馎饦,就是如今还广泛流行于黄土高原上百姓家中的一种面食——“馎饦汤”。

离谱的无稽之谈,无独有偶,比比皆是! 有人认为,‘凡是在锅内煮熟的、经过加工的各种面食都可称为馎饦’。 有人认为,‘馎饦形似‘铁叶’、‘大饼’’。

有人说:‘馎饦是荞面疙凸、碗脱’。 有人说:‘馎饦就是很宽的面条’。 还有一学院的学报中也称:“汤饼又称作馎饦,与面条相似”。 更有牵强附会的: 他们说:‘古代人们把面条称作“不托”,意思是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之后再煮食,不用手掌托着’。 做面条是一种现实的劳动,不是抽象的想象。请问,古也好今也好,做面条不用手掌托着能做得出来吗?再说,“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”的面食品种有多少?数得来吗? 哪些面食都不同于“馎饦”的制作,因为做“馎饦”始终就不用“刀”。

他们说:‘古时做汤饼是用一只手托面,另一只手撕面,在锅边按扁,放进水中,所以又叫‘饦’。后来有了擀面杖,不再用手托了,所以叫“不托”,也写成‘馎饦’’。馎饦到后来又成了面条。 在什么典藉中,古今汉语言的运用能将“托”和“饦”、“不托”和“馎饦”诠释成是同样的字词含意?不知道他们如何能将“不托”和“馎饦”混为一谈,并且说成是同一种面食的尊称!! “馎饦成了面条,西瓜成了丝瓜”,是奇谈还是梦话? 是奇谈,还要奇谈几千年?是梦话,梦可有醒? 最后,带用方言告诉你: 用擀面杖将面团滚压成面片,那叫“托开(面)”;不用擀面杖将面团滚压成面片,那叫“不用托(面)”。

“馎饦”——是我的至好,是一种风格独特、做工讲究的地方民间面食。“馎饦”口感软嫩爽滑,营养均衡,极好消化,是体弱病人、老年人和小孩子的最优饮食。 至于“不托”这种面食,因为过去物质奇缺,我四十多年以前在山区农村吃过不少,后来回城工作后再没有见过。 “碗托”,仅仅在“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”旁边吃过一次! 想知道什么是真正得“馎饦”吗? 请看一下我发表过的有关“馎饦”的短文和《尝食之》一书中编撰得《鸡蛋馎饦汤》,就明白了。